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由中華書局古聯公司和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的“中華物産大模式”在烏鎮AI賦能下的中華物産與文明探源會議上正式發布,該模型是當前國内首個物産領域的大語言模型,也是中華書局古聯公司2024年委托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王東波教授團隊重大項目的核心成果之一。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所在地的桐鄉市人民政府、中華書局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農業大學以及多家國内機構的學者和開發人員出席了會議。作為中華物産大模型的主要研發者,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王東波教授在會議上簡要彙報了中華物産大模型的有關内容。

王東波教授指出,在當前生成式AI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成本耗費更少且深度定制化的垂直領域大模型能夠普遍賦能百行千業。而構建垂直大模型的核心在于創造和合理使用高質量的訓練數據。團隊研究者在與中華書局古聯公司的合作下以《中國農業遺産研究室藏手抄本方志物産資料》這套世界唯一的方志物産史料集成彙編為基礎生成模型訓練語料,綜合多源物種和普通古籍中與物産有關的數據集進行基座模型的預訓練,并從地方志文本數據和物産數據中構造指令訓練出對應的中華物産對話模型,支持常見的物産文本數據處理功能和物産自動問答功能,于方志翻譯、标點、物産實體識别等任務上均表現不俗。在應用端,中華物産大模型能夠進一步與外部工具或知識庫結合,通過物産識别、知識鍊接和檢索增強問答功能為用戶提供精準、便捷的物産信息查詢服務。
王東波教授表示,中華物産大模型的構建與發布是将新質生産力和傳統物産研究結合的有力實踐,能夠給科學研究、文化旅遊、品牌服務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服務,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路徑。在後續研究中,中華物産大模型研發團隊将繼續優化模型性能,拓展業務場景,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學校公衆号鍊接:https://mp.weixin.qq.com/s/h1fDP0R-eq49aekA0JSb4A
編輯:王東波 校對:張鳴 審核:鄭德俊